屈公病疫情升溫!防蚊液怎麼挑才有效?兒童防蚊完整攻略一次看懂
什麼是屈公病?
屈公病(Chikungunya)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感染,透過伊蚊叮咬傳播,特別是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。患者會在潛伏期約 3 至 7 天後,突然出現高燒、劇烈關節痛、肌肉痛、疹子等類似流感的症狀。由於關節疼痛劇烈,許多患者會彎腰駝背行動,「屈公」這個名字正是源自非洲馬孔德語,形容「彎著身體的人」。
目前沒有疫苗或特效藥可治療屈公病,主要是靠休息、補充水分與使用止痛藥緩解症狀。絕大多數病人能自行康復,但關節痛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,對於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來說更可能帶來較大影響,若是對於兒童來說,引發神經系統方面重症機率較高,因此對民眾來說,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「避免被蚊子叮咬」。
防蚊液怎麼挑?
防蚊液是目前最簡單、最直接的防護工具,但挑選時需要根據使用者的年齡做調整,特別是嬰幼兒族群,以下是兒童防蚊液的挑選建議:
兩個月以下
- 不建議使用任何防蚊產品(包括精油、防蚊貼)
- 建議以穿著長袖衣物、使用蚊帳等物理性防蚊為主
兩個月以上
-
可使用含 DEET(敵避)的防蚊液,濃度10%-30%
兩歲以上
- 可使用 DEET(10%-30%)
- 可選用含 Picaridin(派卡瑞丁)的產品,較無刺鼻的味道
三歲以上
- 可使用 DEET(10%-30%
- 可選用含 Picaridin(派卡瑞丁)的產品,較無刺鼻的味道
- 也可使用精油類防蚊產品(如尤加利精油、檸檬桉油)
使用防蚊液小技巧:
- 濃度越高代表效果維持時間越長,但不代表效果更好
- 若需同時使用防曬產品,請先擦防曬,15分鐘後再噴防蚊液
- 若流汗或下水後,要記得補噴防